音乐学院卢鹤文老师个人原创舞蹈作品专场成功举办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4-24  浏览次数: 11

        2024年4月20日晚7点,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卢鹤文老师在马可音乐厅成功举办《對話》个人原创舞蹈作品专场。本次专场特邀山东大学孙汉明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王光辉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陈静教授莅临指导,音乐学院院长王志军教授、副院长崔飞副教授、舞蹈系主任曹海滨副教授等师生共300余人,共同观看了整场演出。

        此次《對話》卢鹤文个人原创舞蹈作品专场演出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深度挖掘汉文化的美学内涵,通过舞蹈这一动态艺术形式,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话”。专场中舞蹈作品的创灵感与题材皆源自汉画像石、汉代文物以及汉乐府诗,将千载文化精粹,赋以现代舞姿新解,呈献视觉与心灵的震撼交响。

        卢鹤文,中共党员,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青年教师,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主持、参与课题多项,发表期刊文章多篇。曾参演舞蹈作品《沐月行》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作品银奖、第六届华东六省一市专业舞蹈比赛创作与表演双金奖、江苏舞蹈新人新作比赛创作与表演双金奖。原创作品《从未停歇的课堂》荣获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展演一等奖、优秀创作奖、指导教师奖。担任执行导演的原创舞剧《人民就是江山》荣获2022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长剧类二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2023年荣获第二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个人全能一等奖与审美和人文素养展示最佳单项奖。多次在线上线下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各类专业活动,以及国际教学交流活动。两次参加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为法国、西班牙、斯洛伐克等国家学生教授舞蹈课程,传播中国文化。曾多次担任大型活动编导,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大型文艺汇演。多次荣获校级年度、聘期考核优秀,及校级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群舞作品《弹瑟俑》以徐州博物馆的编号07629展品、出土于徐州驮蓝山汉墓的《西汉陶抚瑟乐俑》为创作灵感,以舞蹈为载体,再现汉代乐师的精湛技艺与丰富的精神世界。

        

      独舞作品《有所思》以汉乐府诗《有所思》为舞蹈题材,结合汉画像石中记录的汉代乐舞七盘舞的动作元素,表现了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情感纠结与变化,通过对古代文学和艺术形式的创新运用,呈现出古典与现代风格相融合的舞台画面。


    三人舞作品《庖厨图》以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中编号216展品、出土于徐州铜山汉王乡东沿村的汉画像砖《庖厨图》为创作灵感,通过诙谐幽默的舞蹈语言,再现汉代庖厨的生活场景和生命活力。穿越历史的烟云,让我们仿佛感受到,汉人追求美味的幸福气息。


    独舞作品《上浆图》聚焦汉代纺织工艺中的上浆环节,以肢体再现劳动之美,呈现出丝线浸润浆液时匠人精神与传统智慧的交织辉映。作品既是对传统技艺的致敬,更是对汉代纺织文化的深入探索与当代艺术的表达。


        群舞作品《鼗鼓乐》以一柄二鼓的汉代鼗鼓为道具。汉代乐器“鼗鼓”,俗称“拨浪鼓”。舞蹈既有古朴庄重的仪式感,又富有现代创新的动态张力,生动再现了汉代的文化精神和艺术魅力。在力与美的交融中,感受那跨越千年的韵律之美。


        独舞作品《香》以汉代文物博山炉为创作灵感,细腻地描绘了汉代人们渴望长生、崇尚自然的精神追求,生动地展现了汉代独特的香文化,同时蕴含了香烟缭绕、吉祥升腾的美好寓意。


        双人舞作品《玉舞人》以徐州博物馆中编号出土于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的《西汉双联玉舞人》为创作灵感,通过塑造活灵活现的玉舞人形象展现汉代盛行的翘袖折腰之舞,感受汉代女性端庄娴雅、温婉内敛的气质。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群舞作品《莲叶间》以汉乐府诗《江南》为题材,以身着汉代广袖服饰的舞蹈动作,塑造了莲叶莲花的舞蹈形象,通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营造出鱼戏莲叶间的浪漫氛围和优美意境。

        整场演出的舞蹈作品形式新颖、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编排巧妙,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这不仅是一次艺术作品的展示,更是一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致敬与创新,同时,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了力量。我们期待未来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探索,能有更多这样富有创意和文化深度的作品涌现,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以新的形态活在当下,继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让古老文明的智慧与美感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相关链接